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

林奕華:梁祝的繼承者們

作者:陳盈君

不小心看了「恨嫁家族」,又很迅速地訂下了「梁祝的繼承者們」。

林奕華的毒,真的不好解,也不想解……


「我知道,我什麼都知道,除了我是誰…」

林奕華的戲,通常會有很多的明喻、暗喻。梁祝這齣,如果能在開場前,先把節目單上導演的話看完,會更容易入戲。

梁祝,在古典文學是愛情故事。但是在林奕華的手裡,卻不單單只是愛情,更是理解自我、追求自我,梁山伯們與祝英台們不只追求對方,同時也在追求自己。

在戲一開始,我花了一點腦力在分辨哪些演員是梁山伯們,哪些演員是祝英台們。後來,我放棄了。

不是因為不好分辨,而是去強求他(她)是男?是女?在這齣戲裡,好像沒什麼意義。因為追求愛情與追求自我,不是男女皆有的需求,那何需再強分男女呢?

「在一起,因為性格。分開,是因為性別。性格,看不見。性別,看的見。」

追求愛情與追求自我,好區別嗎?知道自己是真的在追求愛情中追求自我?還是在追求自我中追求愛情呢?

我覺得,很難……

有人說:伴侶要找互補的好。也有人說:伴侶要找一樣的好。

找互補的,是否也是在尋找自己缺失的那一角?找相同的,是否只想看見自己看得見的那一塊?

看完戲之後,我只看見問題背後更多的問題,而不是問題背後的答案。雖然,還看不見答案,但是我開心,我看見了問題背後的問題。

「美術館是墳墓,來美術館是掃墓,你在美術館哭過嗎?」

最後一幕,梁山伯與祝英台最後在美術館的對話,是讓我最後情緒最激動的一幕。梁山伯看著自己的自畫像,是英台生前為他畫下的自畫像,他與她對話,也像是與他對話。

一來一往,聊著分別後彼此的心意與轉變。當英台說出:「來美術館是掃墓」時,我的心被深深震撼著。(現場的反應,我覺得有點奇怪,有些觀眾聽到這句話後,卻笑出來了。我沒有很懂為什麼~)

「有一種捨得叫不捨,有一種瞬間叫不朽,有一種常常叫無常,有一種火花叫永久。」

「你會在美術館想起我嗎?你還會在來看我嗎?再來時,帶一朵花。」

我覺得,想起的那個「我」,不見得是愛情,也是自己夢想中的自己,心之所向的美好憧憬......


「紅了海棠,有一種存在叫不在。紅了杜鵑,有一種不在叫存在。」

謝幕結束,我留坐在位置上,緊緊握住我身邊的另一半,而他也緊緊地握著我的手。我們脈脈地看著彼此,眼裡盡是感謝。

謝謝你來到我身邊,謝謝你願意牽起我的手,謝謝你願意讓我們相知相守這一輩子。

「謝謝你,風雨不改。謝謝你,真心相待。」

梁祝的繼承者們,劇終。